没什么高级趣味。特别懒。偶尔鸡血。

© mockmockmock
Powered by LOFTER

扫文吐槽之如此夜 IV 全

枪枪对于原作真是太熟悉啦!给你发一箱可乐(啥?)作为奖励。

大概因为我是南方人,总是喜欢“过河”这个意向。关于过河的典故,历史书里还有这么一段——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人生总是有很多的河流要过去,就看河在哪里了。


少女与枪:

今天晚饭吃得太饱,就没有开可乐!

昨晚这篇更新看到最后,默默的缩在被子里哭了。半夜十二点的帝都,窗外是茫茫落雪,被子里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我……感觉室友一定很崩溃,觉得这房子说不定有鬼。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写“如此夜”是什么时候,但隐约记得也是哭得很惨,口罩老师总是不经意的往少女的泪点上捅刀子,和川儿打枪一样一插一个准。


如此夜是关于夜晚的故事,也总是只关乎两个人的故事。

虽然是我点的战损,虽然口罩老师总说“很甜呀”,虽然俩人在这个系列里也一直陪伴着彼此,却总能让人从细枝末节的地方读出酸涩和欲言又止来。

就像前文中分吃一碗面是甜,到这一章同睡一张床却成了虐。

阿诚哥说“我现在不习惯和人睡一张床了。真的。”

总要有一个人醒着。

楼总说:“睡吧,这事允许的。”

……

一些简单的词句,细细思索之后却成了点到为止的日常。他们有多久没有一起睡过,又或者有多久没有真正睡过?


能够精确计算出吗啡失效时间的阿诚哥,早已习惯了疼痛感的阿诚哥,时刻担心着变故的阿诚哥……

没有一刻可以松懈,这样的日子又有多久了?或者说还有多久?


在这个世界里,即使是只有两个人的时候,他俩依然在话中有话的说话,只是因为有更加不为外人道也的默契,这种包含着复杂情感的简单句子反而成了一种最好的表达。就如同关于“对”与“错”的探讨,还有关于“身份”和“重要”的讨论。

就如同少女之前说过的,口罩老师笔下的上海,像是一个真正的上海。

因此,这次丢下鱼雷的人,让阿诚哥胆战心惊又犹豫不安的人,也是这样真实的上海中最普通的一个。

明楼说:今天他没做错什么。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刻就是万不得已的一刻。

“没有人教他,没有后路,连试错都没有。”

这是属于小人物的选择,是愚蠢,也是孤勇。

就像在整个故事的开头,那个叫做李成的男人冲出小巷,倒在了汪曼春钓鱼计划的开端里,留下妻子和毫不知情的幼子,很快就不再有人记得他。


每个人大概都有着自己最万不得已的时刻。

比如当年瞪圆眼睛冲着楼总反驳:我不能把明台的命交到一个疯子手上!的阿诚哥。

比如当年慌乱的冲着阿诚哥喊让他带大姐翻呛逃走的楼总。

比如在樱花号上用身体挡住门让小明逃跑的董岩。

而讨论牺牲本身有没有意义,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没有什么意思。


在我心里,阿诚哥和楼总其实都有好多缺点,阿诚哥冲动又感情用事,楼总也“不遑多让”甚至有点任性。王老师说得对,就是“优柔寡断”。

但我却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好,甚至他们都不必这么高富帅和无所谓不能。

因为即使在如今这个挑剔的年代回首看去,在“万不得已”的最后,每一个人都将会“不再犹豫”。


这篇里最让少女感动的,就是那两个字——胜利。

太久没有在楼诚文里看到这样简单直白的两个字了,猛然之间居然鼻尖一酸的哭了出来。

依稀记得一个初冬的早晨,我窝在副驾驶座上昏昏欲睡,窗外是刚刚结起霜的草坪。灯灯义正言辞的说“他们是军人,最渴望的应该是胜利!”

是啊,是胜利啊!

潜伏的危险,被误解的辛酸,黑暗中渴望光明的隐忍,还有不得不接受和面对的死亡,一步一步的算计,一次一次的隐瞒……这些都不重要啊,重要的只有胜利而已。

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不是只有明楼和明诚,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和千千万万个家。

“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死,为什么只有我们明家的孩子不能死?”

“多少人毁家纾难,孤注一掷。”

“从我回到这的那一天起,在我心里 上海早已经不是家了,而是战场。”

……


郭骑云知道自己为什么来上海,于曼丽也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最终会是如何,安排自己被明台杀死以更好的取信敌人的王老师,在监狱里说着“郝梦龄、王铭章、赵登禹、司徒非”坚决不认罪的明台;包括选择自我暴露也要灭口叛徒的李成,为了掩护队友而殿后的董岩,甚至那个为了干掉叛徒许鹤而自我暴露的连名字也没有的日共同志……

知道会死的人向前走去,不知道自己会死的人也向前走去……

所以,当死间计划最终成功,当报纸上广播里响起“第三战区大捷”的时候,明楼才终于站在明台面前,对他说:“他们,死得其所。”


在太多的时候,我看到大家在争论“牺牲”的意义,以及值得不值得,甚至“傻不傻”。

有太多的文和影视剧,在塑造和描写“卧底”“潜伏”的时候,把“虐”点放在了他们的委屈,他们的隐忍和被误解的下场上。站在后人的角度去回顾历史的时间,却也一不小心就站在了上帝视角高傲的俯视着当时的一切。愚昧与看不穿真相的人变成了笑柄,而伪装得太成功的角色收获了一大票的心疼和怜悯。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不小心忘了,他们是战士,和前线的战士一样,这里是他们的战场。

在整部片子里,楼诚两人是几乎没有自怜的,所以我总觉得他们需要的不是理解和同情,而是胜利。

就像老师和楼总诀别的时刻,他们来自不同的阵营,有着从来都不会相互理解和认同的价值观,却握手说出同样的愿景——抗战必胜。


在口罩老师的这个夜晚的最后,阿诚哥拥有了一段安稳而甜美的梦。在这个梦里,有一直牵着手的人,也有金光闪闪的河。而最终,所有人都会到河对岸去。

你们先走一步,我们紧随其后。


PS:顺便借口罩老师的地方赞美一下李雪导演。

最近特别没东西看的时候我又开始复习伪装者了。之前总觉得就人物塑造和故事上与以往看的好多卧底片感觉不太一样,最近突然想明白了。在伪装者的整个故事里,从来没有呈现出一星半点的颓势。对于楼诚,天台,甚至于曼丽,导演都没有给予过“可怜”“心疼”的视角。即使这个故事里充满了自我压抑和牺牲,即使最后的最后有那么多人离开,死去;即使明楼说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生活在阳光下”;这个故事里的却充满了一股子昂扬的精神,以及温暖的情愫。像王老师的疯和明台的冲一样,从不悲天悯人,也不黯然神伤,不委屈,不怜惜,甚至不示弱。真是非常厉害的情感把控,没有陷入“我牺牲我奉献我伟大”的窠臼之中,连带着观众也不会对几个主要角色心生怜悯,觉得“你们好可怜呜呜呜大家都误会你们怎么这么惨”,反而有种被鼓舞的斗志感觉。不歌颂牺牲,却也正视牺牲,摊开了情感的实质给观众,在如今这个过度煽情的年代里,克制反而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啊……总而言之就是,还是好喜欢《伪装者》啊!

也喜欢抱在一起睡成一团的阿诚哥和楼总。

还有口罩老师(爱的么么哒~

pss:看我台词背得多熟啊!简直是信手拈来!哼唧唧


来源:mockmockmock

评论 ( 7 )
热度 ( 1100 )
  1. 共1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