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高级趣味。特别懒。偶尔鸡血。

© mockmockmock
Powered by LOFTER

读《盐的故事》

紧、紧张!
为啥最近又收到夸奖了!
盐的故事的题目的来源就是我觉得“爱是我们生命中的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伴随我们度过孤独的一生。
(简单来说我是个瓦格纳黑)
新年愉快呀!

平岸小桥千嶂抱:

最近有空,重新读了口罩太太的《盐的故事》,看见封底处引用了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二句,觉得故事与诗可以说是互为注解。对于故事来说,这首诗是其情感的浓缩;而对于诗来说,这个故事是诗中重逢的扩写,把诗中的相逢之喜具象化、生活化,尽管与诗的时代背景迥然相异,却表达出了极为相似的情感。


然而《盐的故事》虽然承接了《赠卫八处士》诗中的神韵,在情节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一个明显的地方就在于《赠卫八处士》中与主人公重逢的即是故人本身,诗中“忽成行”、“罗酒浆”的“儿女”只是一个陪衬,他们的童稚无知正反衬出了主人公与故友经年累月的沧桑。而《盐的故事》中楼诚二人重逢的却是明台的儿子明维夏,说是重逢,实则这两位伯伯与这位侄子素未谋面,“一晃眼,你已经比当年你爸爸和我们分开时的年纪还要大了”。于是明维夏一方面成为了“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却在与两位伯伯一次次的接触与亲近当中完成了对明家亲情与“故意”的传承。这比单纯地安排明台与楼诚二人重逢更有打动人心的深意。(何况二人与明台重逢的情节在《别日何易》的苏黎世篇中已经出现过,彼时明台正值壮年,那句“楼先生,程先生,我们这叫志同道合、一见如故”给人带来的又是另一种感动)


故人陡然相聚,而世事已大变,短暂的相会后又将会是不知期的离别,这个故事可以写得十分令人慨叹,而口罩也确实抓住了这一中心思想,却并不言明,而是通过遍布文中的令人鼻酸的细节时时提醒着读者相逢不易这一点。但同时,口罩也不愿读者耽于患得患失的哀伤当中,而是时不时的用令人捧腹的小细节把读者拉进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仿佛重现了《伪装者》电视剧中温馨的明家日常,把亲情具体化,给读者以阅读的享受和欣赏的余裕,而非矫情地将其歌咏。另外,尽管《盐的故事》的主旨应该是体现明家的亲情,可楼诚二人相濡以沫、亲情爱情交织其间的深切情感却始终贯穿在行文中,文章并未刻意描写二人的爱情,可他们的爱情却已经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通过楼诚二人与明维夏相处的短短几天以及另外的寥寥几件事勾画出了二人自从离开苏黎世赴纽约后十余年的整个生活情态,也把明楼和明诚这两个个体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因此,本文将从以上所述的三个方面来简单地分析和列举《盐的故事》在写作方面的一些特点和成就。


 


似是故人来


楼诚二人与明维夏的见面是在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际,当时由于国内的形势,明台一家的际遇虽不算太坏,但总也算不上好,再加上当时思想和纪律上的束缚,维夏在与楼诚二人初遇之时说话总是有些小心翼翼、欲言又止。而楼诚二人则对他的顾虑没有丝毫不悦,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同时关心与牵挂之情却又溢于言表。除此之外,口罩在旁白中安插的闲笔也不时透露出明台一家平日里的一些生活细节和维夏自小的成长环境。这一来二去之间,都让读者感到心酸。维夏的这趟纽约之行中曾与楼诚二人四次见面,抛开在博物馆的偶遇不算,文中详写的有在联合国总部大楼相见并在苏州饭馆吃饭的一次,中国已确定恢复席位后维夏登门拜访、醉酒、看歌剧并留宿的一次,以及联大散会后维夏离开纽约前夕游纽约、看电影、中心公园散步、照相、购物的一次,三次中维夏渐渐抛开担心、猜疑和隔阂,完全接受了这两位伯伯带给他的亲情。


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遇到明诚之时,维夏不知道明诚的身份,因此对于这个对自己似乎过分亲切的伯伯“警铃大作”,可同时又不知为何,本能般地不愿对他生出敌意,这里多次提到明诚与维夏的父亲神似,例如“可他看着那位萍水相逢的老先生的步伐,就是难以抑制地想起自己那每逢季节变换就步履艰难的父亲来。”这句话中一方面“步履艰难”几字让人揪心,让人想多了解一下明台的近况,可作者偏偏一笔带过,一方面又让人觉得有趣,因为明家三兄弟毕竟都无血缘关系,却又偏偏让维夏觉得“神似”。如果说这里还可以用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来解释的话,后面吃饭的时候三人拿着嘉卉的照片都说嘉卉“像姑姑”就更有趣了。嘉卉出生时明镜早已过世,而二人又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为什么会像呢?这到底是楼诚台三人心愿的投射(毕竟只要他们都说像,别人也无从得知真假了),还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这其中未言的情意让读者心中未免悸动。


再说明诚带着维夏在咖啡厅见了明楼之后要带他去吃饭,维夏觉得才四点,吃饭不合情理,明楼便问他饿不饿,维夏还客气地说不用破费,明楼又问了一遍,维夏才松下来说有点儿。这时明诚便去给他买了块点心,又怕他倒不好时差,给他买了红茶而不是咖啡。明明才四点,维夏说有点饿也可能只是顺势随便应下,而且也马上要去吃饭,明诚仍然去买了点心,而且想到时差与咖啡这一层,这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无论是对于维夏嘉卉还是明台,楼诚二人都可以算是长辈,身为长辈,却无法时时对晚辈进行关照,二人的关爱之意甚至是歉疚之情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才更想在这短短的几天内把好吃的、好玩的全部带给维夏,以弥补这些年没能看着他长大的歉意,也想尽力对明台表示关怀。这从几次会面中的菜肴之丰盛、灌酒之热情、听说明台风湿时的突然严肃、最后分别前让维夏带回去的特别丰富的礼物等事例中都可以看出来。所谓“主谓相会难,一举累十觞”。然而站在维夏的角度,他毕竟不知道楼诚二人的身份,而且自己其实早就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成年人了,见这两位伯伯过分的热情,不免有些愕然。这一切反应也都写得极其真实。


分开毕竟已久,彼此对对方的近况都不甚了解,特别是很多含有那个年代的特色的事物。第一次见面时谈起嘉卉,楼诚二人问她不是想做医生吗,维夏便有些支吾,不知道是否需要解释“上山下乡”是何含义。第二次见面吃蟹的时候明诚问维夏是否知道什么是蟹和尚,维夏答知道,“在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里读过”。我读到这里时突然语塞。维夏到底长成了一个朴实的北方青年,与他爹这个年龄时的上海大少做派太不一样了,虽说没什么不好,但还是令人唏嘘。至于最后分别前明楼要维夏把礼物带回家,维夏说带回去会惹麻烦,明楼说他知道,维夏却回了一句“您恐怕不知道”。明楼固然对国内的情形有一种理性的认知,但究竟到了何程度,这其实是明楼这个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真正领会到的。然而聪慧如明楼,却以为他知道,说明情况比他能想象到的还要恶劣一些。短短两句对话,隐藏了许多的言外之意。


 


喜剧性穿插


前面说到,口罩总是不忘在情绪有可能过于强烈的时候插入一些喜剧性的元素,好让生活化的叙事不至于变得过分煽情,给读者留一些欣赏的余裕。这一点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第二次见面时楼诚二人想法子在维夏面前半真半假地揭穿明台“从小苦出身,在法国有上顿没下顿”的谎言。明台这么对维夏说,肯定有隐瞒身份的必要,但可以想象以明台的性格,再怎么严肃的事情他也有办法带上一点幽默的心思,比如这件事,他可能就能在儿子面前给自己塑造一个坚忍不拔的穷苦的无产阶级留学生的形象,而心里自鸣得意地回味着自己还是个少爷的时候能把明家捅出个窟窿的光荣事迹。既然有隐瞒身份的必要,楼诚二人自然不能直接拆穿明台的谎言,但他们引诱维夏这老实孩子发现自家老爹最擅长的就是编故事,把假的说的跟真的似的,间接揶揄明台的自吹自擂。最好笑的是维夏突然说起他爸爸说自己编瞎话的能力是跟一个人学的,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一流,问他们有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这不知是在说明楼还是明诚。而明楼也名不虚传,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从来没听说过”。这么一通笑话,既显现出明台纵使境遇不同,但性格丝毫未变,也让读者开怀大笑,不为明台隐瞒原来身份而伤感。


同样,在三人日常相处中,也有很多令人哑然失笑的细节,体现出相处的亲切和随意。“做客就要空手来,还要带东西走,这才叫做客”这样的胡说八道令维夏“闻所未闻”,三个人夹着腿拎着酒坐在沙发上聊闲天的画面似非绅士所为,维夏问他们家里谁说了算的时候二人异口同声地答明楼,尽管谁都知道这是假的,还有对二十五了的维夏说的“你年轻,还在长身体,不吃饭做什么”,这待遇让当年才二十的明台知道了可能要气死……不过维夏这老实孩子就是招人疼啊。


 


盐的故事


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盐的故事”这个标题的含义,但想来大概是说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是融入在琐碎的生活当中的,虽不可见,却只因有了它,才让生活有了滋味。而亲情在这个故事中毕竟是被摆在台面上来说的,一时间可能更像主菜,楼诚二人的爱情则真的如盐一般,似乎没有明写,却又随处可见。


先说开头出一与二与维夏无关的两节。第一节互赠礼物,一个是看到青瓷瓶睹物思人,一个是倾尽积蓄收的当年明老爷子最爱的仇十洲的仕女图,颇有点《麦琪的礼物》的意思。然后就是几句互相挑剔互相吐槽(唔其实没有互相,好像都是明楼吐槽的),并再次明确了家里还是貔貅同志说了算这一点。第二节嘛,说实话,我并没有太明白“英国人对室友的定义”这个梗,正如我也没有get到后面瓦格纳的梗。然而看到秘书被虐狗表示很喜闻乐见。(刚才去查了一下,联合国是2014年允许所有员工的同性伴侣享受伴侣福利的,只要他们/她们在任一国家登记结婚。此前则只有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的公民才能享受这一福利)


再说维夏在纽约的这几节里,楼诚二人也没少虐狗。在坑侄子这件事上配合默契夫唱夫随不说,平日里住一起、一起下馆子、调情般地说说上海话的场景也显而易见。还有第二次见面与第三次见面之间的第六节中讲起的大经济学家明楼不会管钱的故事与第九节中他“仿佛口袋里装的不是钱,而是燃烧的火焰”的实例,让人无比庆幸生活不能自理的明楼同志赴联合国履职时没有与明诚分开,也让人感慨第八节中说到的明楼每年煮的生日面真是感人肺腑。(bushi)至于第九节中突然提到的爬窗梗,让人突然意识到,咦,《盐的故事》居然是一篇纯清水文呢,这好像是唯一一个性暗示了,和《别日何易》一对比,不知道是不是老了。不过其实是在侄子面前不能为老不尊吧哈哈哈哈哈。(怪不得《别日何易》标的分级是R而《盐的故事》是PG,除掉第九节我觉得我都敢把《盐的故事》拿给我妈看了)


 


尾声


一开始给这篇长评想了一个结构,但后来越写越收不住,简直想完全抛开这个结构,直接逐字逐句地夸口罩太太了,于是就写得十分啰嗦。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想夸的细节没法塞进正文,例如“(父亲)抗战中牺牲了的老师留下的纪念品”,又如维夏得到组织上对于明楼是爱国华侨的定性时的欣喜,再如结尾处长乐偷户口本,明台叫明诚刻萝卜章,都让人觉得怎么这么可爱。一直觉得口罩太太对楼诚真的非常温柔。正如她自己说的,《别日何易》本来结束在巴黎篇就很好,刚好承接原剧的开头,但她还是决定让戴笠良心发现,给了他们苏黎世。而本来《春风不改》的结局也很好,半开放式结局,很可能分离,但也可能再相逢,可她还是写了《盐的故事》,而《盐的故事》从一开头开始,对于楼诚这二人来说,就已经是个美满的结局了。本来《盐的故事》停在第七节也可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但她还是写了四合院中全家人相聚的这个大团圆结局。大概是实在太心疼这家人,虐不动了吧。




最后,偷偷艾特一下口罩太太,不知道她看不看得到 @mockmockmock 

评论 ( 10 )
热度 ( 188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